昨天公司同事聚会,摄影是聊得最多的。其中提到了很多摄影师或者摄影师。拍摄从最常见的会议拍摄开始。把会议照片拍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要有必要的摄影基础。
很多大大小小的会议都拍过,但是能拍好的很少。拍摄一个会议最基本的要求是突出会议的主题,并使logo清晰,与会议的主持人、领导、发言人、与会者有机结合。
拍摄会议遇到过不同的场地安排,有的挂的很高,但是主席台坐的很低。要想把主席台人物和会徽同时融入一个画面,就要远距离拍摄,难免会有人头小。如果这个时候用长焦镜头,就没什么麻烦了。
拍摄角度要多样化,正面和侧面的角度要45度,还有与会者和整个会场的场景,不仅仅是领导和发言人。
说到音箱,拿好眼睛不容易。不知道为什么。现在上台的演讲者(不包括演讲和表演)大多是埋头看稿子,俗称看海报。有些有经验的人看了几篇文章就抬头看观众,似乎有兴趣让摄影师来拍。这已经是很好的合作和礼貌了。但从头到尾讲就是低头看稿子,怕离开稿子看错的人也不在少数。拍照很难。有时候即使蹲下抬头看,眼睛也是瞎的。普通音箱也可以。如果你是领导,摄影师就大大失礼了。有时候,我就是等着拍。而不是看框架,我的眼睛在框架外,说话人抬起头的时候一直在看。
拍摄会议,最好用单反或者微单,镜头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更换。另外,场馆内光线普遍较暗,感光度ISO要提高很多。现在卡片机好像提高到ISO了,噪音不是很明显,但是对焦没有变焦镜头方便,质量好,尽量少用闪光灯。
拍好商务会议的照片不容易。
年会怎么拍?
年会的拍摄作为会议摄影的一种类型,其实是一个比较程序化的过程,包括灯光、色彩、构图,都有标准的流程可循。如果按照流程来,拍出一部合格的片子就不是问题了。
首先,调整好你的相机,找到能平衡画面构图的点。开场前要考虑舞台灯光是否均匀,灯光的色温如何,拍摄的主角是否能脱颖而出,色彩是否均衡等因素,综合控制。
除了这些可控的技术因素,还有一些可以应用的非技术提示。比如可以在开场前拍一些细节。比如环境布置,包括一些活动的海报和现场的陈设,往往是越早拍越好。
当然,除了场地的静态(部分整体)之外,拍一些人与环境交流的动态照片,才是让报道更生动的关键。一般来说,选择一个比较好的背景,静静的等着有人来,适时的按下快门,才是拍出这种照片的关键。一方面说明了环境,一方面说明了产品的特点,三方面也很好的说明了活动的主题。
沈阳摄影经验分享,会议/年会拍摄工作经验-沈阳锐图合影合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