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议和活动现场照片是外界了解会议活动形式和内容的重要途径,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和传播意义;拍出好照片不容易。与大众想象不同,会议活动摄影的要点不是具体手法——“光圈快门感光度、对焦模式白平衡、RAW后期修图”等等;相反,准备工作变得尤为重要。
毫不夸张地说,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很好,可以使拍摄工作有的放矢,事半功倍,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“决定成败”。这与会议和活动摄影的特点密切相关。
1.会议和活动摄影的特点
会议活动摄影在某种程度上是介于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之间的题材,具有以下显著特征:
多元化。会议和活动摄影是不可预知的题材(尤其是后者)。环境、布局、灯光、拍摄主体、主题每次都完全不同,需要摄影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。
不可逆。会议和活动都是不可逆的,很多美好的瞬间可能“只有一次”,转瞬即逝。摄影师需要捕捉足够多的精彩瞬间作为骨架来支撑这次拍摄的结果。
无法控制。摄影师在拍摄这样的题材时是“被动”的。你不能安排活动进度,改变环境光条件,也不能指望客人停下动作,套上剪刀。摄影师需要做的是在尽可能不干扰活动过程的前提下,还原记录真实情况。
由于这三个特点,会议和活动摄影不仅耗费时间和精力,而且容错率低。这就需要摄影师在前期准备中做更多的工作。
2.准备工作
询问要求
主办方需要什么样的照片(最好附上样图或效果图)?有什么特殊要求吗(比如哪些嘉宾需要重点拍摄;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角度或者构图之类的。)不用麻烦,多沟通,毕竟这样很可能会影响主办方对拍摄结果的满意度。——我不怕太啰嗦,只怕事前“服自己”,事后找茬。
了解流程
尽量从主办方了解详细的会议和活动流程安排——中有哪些环节,每个环节都有哪些活动;哪些嘉宾会出席并发言,发言持续多久;没有互动链接,等等。通过了解过程安排,摄影师可以把——的拍摄安排得“细致得体”,什么时候抓拍,什么时候休息,什么时候劳逸结合,为这场“持久战”打好仗。
提前踏上现场
有条件的话,摄影师可以提前在拍摄地点附近实地踏足(没有条件的话,也可以通过网络大致了解一下周围的环境),对于平面的设定和角度的寻找都是很有帮助的。此外,摄影往往会考虑利用当地的“本土元素”——标志性建筑和当地的自然/文化景观等。把它们融入到照片中,会让你的作品看起来更生动,更有“存在感”。
准备设备
摄影师除了使用成像质量好的相机机身和“适应性广”的变焦镜头外,还会准备一些额外的设备,以提高拍摄成功率。
相机手柄。手持拍摄是必须的。机器背面几乎所有的按钮都集成在手柄上,可以在垂直拍摄时提供更多的便利;手柄的机械结构可以增加握拍的平衡臂,增强手持拍摄的稳定性;有的手柄有外置电池盒,可以大大提高续航能力,避免因为换电池而耽误拍摄。“从头到尾”拍摄测试电池的续航能力。
三脚架/单脚架。根据拍摄的题材选择使用三脚架还是单脚架。如果基本上是“定点”会议和性能拍摄,前者自然更好;不过对于需要频繁换场地的活动,还是用单脚架比较好。三脚架不是后续拍摄的好选择,需要频繁换位置。
外部闪光灯。尽量买原厂的。拍摄这类题材,往往需要填——。当然前提是不能对主体和活动流程产生太大影响。比如表演的时候,不能用闪光灯充光,只能用高感光度。
今天,锐图合影已经介绍了拍摄这些会议活动的准备工作。是不是突然觉得豁然开朗?那你还等什么?赶紧收起来!
沈阳会议、活动拍摄摄像,摄影大师都做哪些准备工作?-沈阳锐图合影合照